學校設立學生支援組,透過「全校參與」以「三層支援模式」因應學生的成長及學習需要,讓不同潛能的學生發揮所長。配合教育局秉持「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全校參與」、「家校合作」和「跨界別協作」五個基本原則推展融合教育。
三層支援模式:
第一層支援:應用優化課堂教學策略,配合電子學習、協作教學及同級分組的措施支援能力不同的學生。
第二層支援:為不同級別的學生提供小組學科輔導、讀寫技巧、社交溝通及創意思維的訓練。
第三層支援:推行「個別學習計劃」為有需要的學生訂定個別化教學方案,透過家校合作及專業人員的支援,促進學生的學習及成長。
專業支援方面: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本校獲教育局資助發展「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設有校本言語治療師。在預防、治療和提升三個範疇,分別為學生、教師、家長和學校提供支援。為有言語障礙的學生或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評估、個別或小組訓練與課堂協作教學等服務。
「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本校參加教育局「校本教育心理服務」,由聖公宗中小學委員會(教育心理服務)提供服務。教育心理學家透過定期訪校,從學校系統、教師及學生三個層面支援學校,目的在協助學校發展照顧學生不同學習需要的政策及措施,服務包括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案評估、專業諮詢、以及危機處理等。協助學校發展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透過舉辦培訓活動,幫助學校人員和各持份者提升有關照顧學生不同學習需要的知識和技巧。